农村文化建设是群众获得新知识的渠道,也是百姓热爱生活、歌唱生活的具体表现,更是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发掘优秀文化、讴歌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平台和阵地。聊城市农业大市,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实现聊城美丽乡村的愿景,一直是民盟聊城市委议政建言的重点。近日,民盟聊城市委经过调研,深入查找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就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民文化生活相对单一。农民对文化学习的觉悟性不高,投资自身文化教育的意愿不强,从外界获取文化信息的途径分狭窄。二是部分村干部对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只注重抓经济这一中心工作,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三是文艺人才严重不足。大多数农村缺乏专业文艺人才,没有专职人员组织农民开展文化活动。四是文化活动经常性差。农民文化活动主要集中在农闲季节,开展一些简单的文化活动,集体的文化娱乐活动非常缺乏。
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文化体制不健全,镇村文化工作组织不力、文艺活动质量不高;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簿弱,缺乏活动场所及必要的器材;农村文艺骨干培训工作比较薄弱,农村文艺骨干培养处于断层状态。
针对存在的问题,民盟聊城市委提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四条建议:
一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各级政府应从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意识。要把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列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设计要科学、布局要合理,并有一定的超前性,可采取新建、改建、合建等多种形式,实行资源共享。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把量化指标和综合评价指标结合起来。相关职能部门要定期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市场进行督促、检查,基础文化阵地建设要与文化专干、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相挂钩,实行年度考核。
二要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素质强、业务精的文化队伍是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的当务之急。要抓好现有队伍建设。继续抓好乡镇文化站建设,充分发挥其骨干作用。积极培育基层文化工作带头人和“热心人”,注重发挥其引领作用,引导群众自发建立各种文化社团。加强对农村业余文化队伍的培训和指导,既要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又要指导他们组织开展各种业余文化活动,让农村文化活动“遍地开花”。要更多的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培育农村文化人才搭建好平台,使其成为活跃农村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生力军。
三要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各级文化部门应积极向上争取文化政策性资金及器材,用于支持农村文化事业;财政部门应保证基层文化事业单位的办公经费;有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因增加农村文化服务内容而需要扩大人员规模和经费的问题,确保农村文化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市、县、镇级政府每年都要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发展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确保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为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及室外健身场所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四要创新载体,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组织开展好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引导和推动农民自演自赏、自娱自乐的文化骨干队伍的形成,营造祟尚科学、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围。文艺工作者要把新农村建设中的新人新事创作编排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深入乡、村巡回演出,以激发广大农民自娱自乐的积极性。要以文化下乡为载体,改进服务方式,深入农村,变文化“下”乡为文化“留”乡,变“送”文化为“种”文化。抓好乡村文化、家庭文化、农村校园文化,推进农村文化普及工作,提高农民群众文化活动质量。(梁兆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