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虽然过去两个多月了,可谈起在厦门大学的集中学习培训,聊城市政协特邀界委员王勇依然感慨:“外出学习成立临时党支部,让我们有了主心骨,也为学习培训提供了可靠保障。”4月21至25日,聊城市政协72名政协委员暨机关干部参加的第三期培训班,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划分8个学习小组,组织学员们集体学习、分组活动。
外省集中学习培训并成立临时党支部,这是聊城市政协突出党建引领,强化党建工作的一个缩影。十三届聊城市政协始终坚持把抓党的建设作为新时代政协工作提质增效的指路航标,聚焦履职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履职。
制度为要——
实现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
政协工作,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我将带头领办市政协一号提案……”2019年新春伊始,聊城市委书记孙爱军到市政协机关慰问座谈,就政协提案工作作出新部署,在聊城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会上,孙爱军又作了题为《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奋进新时代》的讲话。“市委书记在政协全体会议上讲话,对政协工作提出期望和要求,充分体现了市委对政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聊城市政协秘书长栾居军说。
在聊城市“两会”前,中共聊城市委制定出台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对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作了具体规定和部署,更坚定了聊城市政协担当作为、争创一流的信心和决心。
党建集结号已经吹响,怎样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全市政协系统党的建设重点任务落地落实?聊城市政协修订了《常委会加强自身建设的意见》规范性文件,进一步突出和明确常委会在加强政协党的建设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修订了《市政协党组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明确规定市政协党组向市委请示报告制度,做到全年工作向市委常委会全面报告、重大事项及时报告、在调研监督中发现问题专项报告,确保一切重要工作在市委的领导下开展;建立完善党组定期听取委室工作汇报、研究部署政协工作、收集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建议等制度机制;增加“委员履职评价体系”中委员参与党建活动的赋分比重。
思想为基——
强化学习凝聚最大共识
5月16日和5月31日,聊城市政协12名科级干部和9名县处级干部分两次围绕“聊城要发展,我该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进行口头演讲和理论研讨。
当地媒体开辟专版刊载了5篇研讨发言材料并配发题为《从市政协的两场研讨会说起》的评论员文章,“聊城政协”微信公众号全文推送,在委员和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针对政协委员住地分散,学习、开展履职活动等存在“时空距离”的问题,聊城市政协打造“互联网+党建+政协工作”模式,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将政协机关干部、党员委员、党外委员连接起来,实现了网上网下“两条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服务和推动了人民政协党建工作与履职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截至目前,聊城市政协已组织582人次政协委员和政协系统党员干部参加培训会、研讨会等;召开18次党组(扩大)会议,及时传达学习中共中央和省委、市委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每月组织1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选择重要理论成果和重点改革建设课题专题学习研讨;制定培训计划,举办专题培训4期,对界别委员和政协干部进行轮训,已实现新委员培训全覆盖……
行动为核——
发挥党员委员先锋模范作用
今年年初,聊城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市政协成立临时党委和党支部,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确保市委决策意图在政协贯彻落实。
临时党委召开党员委员和负责人会议,有效地引导委员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号召党员委员在委员发言、提交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遵守会风会纪等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委员提交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数量、质量都较往年有了大幅提高。在党员委员的示范带动下,仅大会期间就收到发言121件、提案476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267条,而违反会议纪律的检查单上却是“零”,获得社会各界和群众的一致赞誉。
聊城市政协跳出“就党建而抓党建”的思维,坚持以党的建设引领政协工作,做到“党建”和“履职”融合并进。探索建立了党组成员联系界别、“党员委员带头干”等一系列活动制度,灵活开展界别服务、调研视察、党员委员进社区等活动。在每次全体会议、常委会议和委员培训中,聊城市政协党组都对党员委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出明确要求。正是在党员委员的示范带动下,400多名市政协委员的履职热情明显“升温”。“学着党员委员干”正成为一种新风尚。
“切实加强政协党的建设,将党建工作同政协履职工作有机结合,以党的建设新成效促进履职能力和水平的新提升。”这是聊城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张旋宇日前提出的要求,也是该市政协突出强化党建引领履职、实现提质增效的再动员、新部署、再出发。(杨庆春 张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