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莘县群众发现,各镇街不少村庄都设立了“有事多商量·莘情协商”委员社情民意联系点,这些联系点有的设在“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有的设在镇街党群服务中心,还有的设在示范村农家书屋,各联系点具体布点位置虽不尽相同,但在显眼位置悬挂了由县政协统一制作的政协社情民意信箱,室内摆放“有事多商量·莘情协商”政协委员社情民意联系点、政协委员联系人等标识,并悬挂相关制度。
原来,这是莘县政协创新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有事多商量·莘情协商”工作品牌工程。各镇街充分利用社情民意联系点这个沾泥土、接地气、带露珠的履职平台,围绕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开展有特色、有成效的“微建议”“微协商”“微监督”活动,推动了关乎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有效解决。
■ 美丽乡村“议”出来
“您看俺这美丽庭院更美了,县里、镇上不仅教给我们怎么打造美丽庭院,还给我们统一规划,添置了装饰品,画了这些墙画,多好看!”徐庄镇纸坊村五星级“美丽庭院”户郭长印说到村庄的新变化,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纸坊村美丽庭院创建本次提档升级得益于该镇政协委员联络室开展的“有事多商量·莘情协商”基层议事活动。
2022年6月以来,徐庄镇政协委员联络室积极开展“有事多商量·莘情协商”基层协商民主品牌创建,将纸坊村作为社情民意联系点试点村庄,多方收集社情民意信息,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9月15日,该镇政协委员联络室在纸坊村开展了“莘情协商”基层议事活动。县政协调研室、县妇联及部分政协委员实地调研了“美丽庭院”示范胡同,详细了解在创建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家一致认为:纸坊村形成的“群众利益无小事,只要引导得好,就能让群众意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成功经验可复制可推广;要继续发挥妇联组织自身和妇女群众的独特优势,发动群众从自家庭院的净化、绿化、美化做起,以“小家”美促乡村美。同时,将创建“美丽庭院”放到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振兴的大局中思考谋划、部署推进,通过美丽庭院创建带动农村群众的文明素养提升和乡风文明建设,更好地为乡村振兴助力添彩。
为了更好地回应群众关切,打造美丽庭院创建样板村庄,县妇联对纸坊村进行了大力指导和帮扶,美化提升“美丽庭院”户14个,“美丽胡同”3个,助力提升乡村振兴软环境,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 文明乡村“商”出来
“您看俺们这路面干净了,道路也顺畅了,再没有瓜秧散发的臭味了,走在路上心情都舒畅了。”委员们再次走访调研燕店镇各村时,有村民告诉委员们道路的新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燕店村瓜秧得以处理,道路再次畅通得益于莘县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功能型党支部开展的基层微协商活动。
7月7日下午,莘县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功能型党支部党员委员深入到燕店镇燕店村,与村民代表进行了面对面座谈协商。不少村民反映:每当瓜秧换茬旺季时,瓜秧遍布村头巷尾、地头路边,严重影响了乡村环境质量。
针对村民们反映的问题,委员们积极协商,走访调研,尽最大努力解决村民关切的身边事。围绕提升乡村软环境、助力乡村振兴,切实解决道路瓜秧乱堆放的问题,大家与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坐在一起商量,村民代表纷纷发言,就整治工作的经验做法、难度及需求、整治后如何保持等进行面对面协商交流,最终达成共识。委员们把这些社情民意信息通过县政协上报县委,得到县里的高度重视,县委书记亲自批示,促使物环公司及时清理,集中整治了瓜秧乱堆乱放问题。
■ 富裕乡村“谋”出来
在东鲁街道曹庄村村西,有一个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的大荒坑,成了曹庄乡村振兴路上的一块“顽疾”,不但影响村容村貌,还对人们的平安出行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有村民向政协委员、包社区书记贾洪新反映了大坑的问题,并提出了修缮清理、合理开发利用助力乡村振兴的相关建议。街道政协联络室接到群众反映的问题后高度重视,并于4月6日积极组织街道政协委员、相关站所和社区赴曹庄村考察调研。在座谈交流会上,政协委员对大坑的整治踊跃发言、积极献策,并提出了绿化、美化、变废为宝的意见建议。
在政协委员贾洪新的提议下,街道城建、环卫、国土等站所对村庄施工进行业务指导,村庄积极调用多台大型机械设备开始对大坑进行彻底清理整治。经过连续十几天的努力,一个30多米长、20多米宽、3米多深,规范方正的池塘呈现在大家面前。然后,村委在池塘边进行了绿植美化,向池塘里注入了清水,放养了鱼苗。现在此处环境优美,成了村民茶余饭后、散步娱乐的好去处。
曹庄村党支部书记纪秋民说:“以前这个大坑是我们村的一个心病,经过整治环境好了我们看着都舒畅,现在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收益,大坑变废为宝啦!”
以协商增和谐,以协商促善治。
莘县政协“有事多商量·莘情协商”委员社情民意联系点作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基层自治、化解矛盾、凝聚共识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此,莘县政协秘书长种钊表示,“有事多商量·莘情协商”委员社情民意联系点是莘县政协创新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品牌工程,是委员履职的“新平台”、党委政府的“好帮手”、协商民主的“主阵地”、人民群众的“连心桥”。通过面对面协商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问题,推进了基层社会治理,助力了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了问计于民、协商为民、服务为民的目的。(来源:联合日报)